无论是在文章写作,还是邮件交流中,拥有一个优秀的写作技巧,能让你的交流效率事半功倍。
一个简单的句子谁都能写,可是想要将它写成一个「易于阅读」的文章,其难度也成倍增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止一句的内容去介绍说明我们的意图,但随着句子数量的增加,如果没有合理的写作技巧,可能会导致其无法更为顺畅的交流,阅读障碍成倍提升。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能写出「易于阅读」文章的技巧。
这里所说的并非像小学一样的知识水平去表达你的内容,而是由于你不能确定你的读者以及交流对象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覆盖面积,对于所讲诉的主题内容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
所以选择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尽管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对其知识了如指掌,具体表现在「尽量避免用较为生涩的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对文档内容生搬硬套」,这些都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
没有换行的的文章简直就是「阅读的地狱」,在面对一大团乱麻似的文章段落时,密集的字体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让人失去阅读的兴趣。
合理的换行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怎么换行,对于需要换行的时机把握不精。
这很简单,只需要在你的句子含义发生变化时进行换行即可,因为它已经是另外的内容了,如果还将它与前文连接就容易造成过快的知识输出,同样提升阅读的难度。
通常情况下可以两到四行进行一次换行,当超过五行时便很难进行轻松的阅读了。
「总结性流水账」并不是说文章的内容按时间的顺序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而是要避免对文章作出不合时宜的总结性话语。
例如当别人问你晚饭吃了什么时,你说:
「我吃了晚饭。我吃了大龙虾。我喝了可乐。」
这并不会让人觉得难以阅读而是让人觉得过于幼稚,与前面提到的「小学生」表达方式并非同一种概念。
正确的句子:
「我晚饭吃了好吃的大龙虾还喝了一杯爽口的可乐!」
当然这只是列举了一个例子,具体情况还得根据具体内容来进行甄别,这样做容易让人了解你究竟做了什么,阅读体验相比较前面更加让人愉悦。
通常我们在列举或诉说不止一件重要事物时,虽然它足够简单明要,但将其放在一块依旧不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可以采用项目符号来区分内容重点,使得内容观感更加干净,让阅读者可以更快速准确的接受信息重点。
「错误示例」
做一份蛋炒饭需要打鸡蛋,烧油,炒鸡蛋,下剩饭,出锅 。
「正确示例」
做一份蛋炒饭需要以下步骤:
在避免过于总结性的句子时,也应该避免过于啰嗦的句子。
很多时候出于礼貌,亦或是较为拘谨,不太肯定等之类的问题,我们会花上过多冗余的句子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这其实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
简单明了的说出问题,尽可能的突出自己的主要意图才是明智之选,不至于啰啰嗦嗦的到最后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目的,这也使得别人对你的文章更加难以理解。
尽管有些冲突,但有些东西是必要的,这其中就需要自己去认真考虑是否需要用多余的句子来表达整个语句的内容。
当一个问题或是故事过于复杂时,提前给出问题或故事的答案是交流的基础。
没人会想要看到没有目的性的长篇大论,这是很枯燥的,通常多数人的习惯会草草撇过前面几段后,直接跳过看到结局部分,再来决定是否需要细看。
而在知道结果后通常会更让人有兴趣去了解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与其天花乱坠的修饰内容,不如确切的结果更让人震撼。
提问交流时也是如此。
「结果比过程更有吸引力!」
就像本文一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优秀文章,当你要表达的内容并不只有一件时,给每个重点内容块添加合适的标题是尤为重要的。
一是可以让你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就像文章大纲一样。
二是可以让阅读者大概明白你的文章内容都有些什么。
同时也方便生成目录供阅读者快速查阅。
就像这样:
1:
标题:〜〜〜〜〜〜〜〜〜〜〜〜
2:标题
〜〜〜〜〜〜〜〜〜〜〜〜
3:标题
标题
〜〜〜〜〜〜〜〜〜〜〜〜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不仅仅是文章内容上,在文章版式上也让人大为称赞。通过模仿学习优秀的写作风格及排版格式也能提高自己文章的易读性。
我想推荐一个优秀的文案排版指北:
https://github.com/sparanoid/chinese-copywriting-guidelines
本文也是学习了该指北的内容进行排版,提高文章的易读性。
好的文章不是一次性写出来的,易于阅读的文章同样不是,你可以利用以上技巧并放慢写作速度,以求获取优质的文章内容,可以大概对文章进行梳理,然后再进行修复使得文章最终质量更高。
没有一次就 Pass 的文章,多次修改打磨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当你发愁怎么写出易于阅读的句子时,这两点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些小技巧只不过是写作的基础,掌握它你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